湖南精为天粮油有限公司位于常德市武陵区石公桥附近的,成立于2005年3月,是集粮油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大米品牌林立的常德市粮食圈中,精为天米业排不到前列;论规模,它比不上金健米业(4.74,0.05,1.07%);论产业链,它比不上万福生科(11.840,0.02,0.17%)。但就是这样一家大米加工企业,本着“粮油飘香精为先”的理念,在竞争激烈的湘米市场上趟出一条新路。
下岗女工办企业
精为天米业的发展,离不开董事长彭长秀。
1985年,彭长秀成为武陵区粮食局的一名普通职工,那时的她,年轻漂亮,工作认真负责,不到28岁便被任命为局属粮店经理,不久后,又出任市粮油批发市场经营部经理、粮油经营公司经理。
2002年,彭长秀告别了工作10多年的粮食系统,只身一人远赴北京,到汇源集团边打工边学习,凭着在粮食部门工作多年的经验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以及灵敏的嗅觉,她摸准了粮油市场的潜力,下定了起步创业的决心。
2005年,她拿出全部家底,联合另两名股东共同成立了精为天米业有限公司,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机遇是平等的,关键在于会不会把握。《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精为天抓住了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农产品(5.82,-0.04,-0.68%)加工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为产品多样化和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民营粮食企业。
随后,彭长秀果敢决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扩张措施。2007年,出资400多万元收购了桃源县金山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使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为常德市民营粮食加工行业中的佼佼者。
作为粮食领域杀出的一匹黑马,精为天公司一年一大步、三年一跨越的发展令人瞩目,这得益于彭长秀在企业管理上的精益求精。
公司实行人性化管理,执行制度“包公化”;生产操作一丝不苟,质量检测分毫必究;在新产品开发上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填补行业空白为动力;在营销策略上以诚信合作为前提、以完美服务为善后。在彭长秀的带领下,“诚信、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和“稳健踏实、践诺守信”的经营理念已在精为天扎根,并推动企业不断前行。
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公司生产的精为天系列大米、精为天调和油、精为天菜籽油、茶籽油先后参加省农博会,多个产品被评为金奖。福建、广东、长沙、江西等地客商纷纷上门要求作精为天米业的当地总代理。
公司还采用“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在鼎城区镇德桥镇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2万亩,并在鼎城区牛鼻滩镇黄溪堰村建立环保无公害基地130多亩,保证种植稻谷100%无化肥、无农药。
致富不忘乡里
事业的发展不仅让彭长秀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公司被常德市乡企局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久又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为重点扶持企业。2007年,彭长秀当选为常德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致富后的彭长秀,并没有忘记当时同她一起下岗的职工,也没有忘记周边辛苦劳作的农民。她的企业里,下岗工人和农民工占了大半。
2011年秋粮收购季节,彭长秀主动将种植基地的粮食收购价由国家最低收购价上调0.04元/斤,上万吨的粮食,彭长秀自己要贴补农民近20万元。
彭长秀还常告诫自己,精为天的成功是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支持和关心的结果,造福社会、回报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自成立以来,已为社会各界捐款达数10万元。
对企业的未来,彭长秀充满信心:“未来两年,公司将准备在鼎城石公桥建立规模化无公害粮食基地1000亩以上,大力发展粮食精加工、深加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